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研究原创性理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 面向产业共性关键问题和民生需求,产学研医用协同攻关,实现科技成果变为现实生产力的跃迁
● 面向区域发展和人才战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建成国际智库,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医学技术创新人才

科研概括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医工所”)将依托“健康中国”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发展机遇,发挥深圳医疗产业集聚效应和创新生态优势,在下一代医疗设备技术和生物医药研发的全球竞争中提前布局、率先攻克,抢占科研与创新的高地。医工所将面向全球医疗与健康科学前沿,开展高性能、智能化医疗器械和医疗装备项目研发,汇聚和培养在医疗器械、大健康领域创新创业高端人才,打造“产学研医用”资源深度融合的国际协同创新中心。

  具体主要包含

  (1)多模态医学影像技术;

  (2)分子医学影像技术;

  (3)视觉科学与诊疗技术;

  (4)先进核磁成像技术;

  (5)生物力学研究;

  (6)健康信息学研究等六大研究方向。

  重点解决的科学问题有:

  (1)对同一病理组织靶标实现两个以上物理参数的测量,通过图像数据融合,实现结构和功能信息的有机结合,对疾病进行多维度的和更精准的病理诊断。

  (2)通过开发新影像技术和图像分析方法,结合开发面向重大疾病的新型分子探针的基础上,对感兴趣的生物分子和靶向药物分子进行在体三维立体成像,并研究特定生物化学过程和分布以及肿瘤生物学机制。

  (3)面向致盲性眼病以及多种慢性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解决影响成像分辨率和成像视野的关键技术问题,研发拓展仪器的功能成像方法,集成多种成像模态,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技术实现仪器的智能化,并基于新技术研究解决基于多模态视觉信息的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等重大慢病的管理问题。

  (4)瞄准中国脑科学计划关键科学问题,发展超高场核磁成像原理与关键技术,并研究其生物学机制,为脑科学和大脑疾病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5)聚焦于缺血性心衰的预防和治疗,将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包括心脏、冠状动脉、主动脉和肺动脉)几个层面研究缺血性心衰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力学机制,探明缺血性心衰的生物力学机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力学分析软件。

  (6)研究基于多模态智能影像终端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方法及其在慢性病管理方面的应用,实现影像数据标准化存储,为高效使用医疗影像大数据和相关分析软件应用开发奠定基础。